找到相关内容814篇,用时10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觅寂比丘:问与答

    中可以听到声音,是真的吗?  答:依据南传《阿毘达摩》的说法,我们的心十四种作用:1.结生,2.,3.转向,4.见,5.闻,6.嗅,7.尝,8.触,9.领受,10.推度,11.确定,12.速行,13.彼所缘,14.死。  进入禅定的心路过程如下表所示:  1.初次进入禅定的心路过程:  …过去波动→断→意门转向→准备→近行→随顺→种姓→安止→…  2.再次进入禅定的心路过程...

    觅寂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4954766.html
  • 西妙:解悟与证悟

    经藉言教中觅道理。何谓证悟?证悟即是离文字言说而直契真如实相,也即直契本心、从己上参究得开悟,也名“真悟”、“实悟”、“彻悟”、“妙悟”。明末憨山德清禅师曰:“凡修行人,先悟后修者,先修后悟者。...所在,对于解悟、证悟之别,论这尤详:   “禅者二种悟门:一者,从文字语言中得解悟;二者,从已上参究得彻悟。夫解悟者力弱,彻悟者力强;解悟者如闻人说物,彻悟者如亲眼见物。闻见虽一,疑与不疑,实霄壤...

    西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3440440.html
  •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(一)

    :若无想定都无有心,命根便断,应名为死,不名在定。”  2、“谓譬喻别论师,执灭尽定细心不灭。彼说无有情而无色者,亦无定而无心者。若定无心,命根应断,便名为死,非谓在定。”[3]  ③上座室...一切。心二种:一、集起心,无量种子集起处故;二、种种心,所缘行相差别转故。”[5]  3、识。谓三,即欲、色、无色三界;是因义。也就是该识是有情流转三界的主体。关于此识,《成业论》说是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144133.html
  • 解悟与证悟

    道理。何谓证悟?证悟即是离文字言说而直契真如实相,也即直契本心、从己上参究得开悟,也名“真悟”、“实悟”、“彻悟”、“妙悟”。明末憨山德清禅师曰:“凡修行人,先悟后修者,先修后悟者。然悟解证之...证悟之别,论之尤详: “禅者二种悟门:一者,从文字语言中得解悟;二者,从已上参究得彻悟。夫解悟者力弱,彻悟者力强;解悟者如闻人说物,彻悟者如亲眼见物。闻见虽一,疑与不疑,实霄壤之远也。”博山...

    吕建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3151332.html
  • 禅宗之解悟与证悟略议

    禅者二种悟门:一者,从文字语言中得解悟;二者,从已上参究得彻悟。   夫解悟者力弱,彻悟者力强;解悟者如闻人说物,彻悟者如亲眼见物。闻见虽一,疑与不疑,实霄壤之远也。   博山进一步指出从文字语言中求解悟的诸种弊端,约二种障、二种慢、二种怯弱心、二种安稳想,俱为禅病:   (1)从文字中解,未得彻悟者,二种障:一者,文字障;二者,理障。文字障者,如人食蜜,愈食愈甜,于十二教,深求谛理...

    吕建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1059595.html
  • 經濟學始於佛法式微處

    較從容豁達。即使在萬丈紅塵裡,《金剛經》的智慧還是有撫慰洗滌的功能。  佛法的最高境界,沒別心,也就沒經濟學的空間;一旦離開那種狀態,就進入了經濟學的領域。  還,歷史上除了屈指可數的高僧之外,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,都不可能達到心如止水的境界。一旦離開那種境界,就表示了「別心」。心情不再是歸零,萬事萬物之間,也了相對高下、美醜、善惡、是非黑白等等的差別。一旦了「別」,才可能作選擇;在...

    熊秉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0340324.html
  • 谈深信因果——读《禅林宝训》后感

    成熟的食物,十方来的僧人皆。故善现律中说,不打钟食,犯偷盗罪。   三、现前常住:譬如施主指定供养于此寺中现前僧众所受用的物品。   四、十方现前常住:指亡僧的遗物,未作羯磨,十方来的现前僧众皆。已作羯磨后方来则无。   凡属此四种常住的僧物,不可丝毫的侵犯。若稍侵犯 ,其罪决定不轻。对于此事,过去诸佛以及历代祖师,无不叮咛告诫。可是,往往许多人听了之后未必能信,即使相信了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4885071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轮回观

    亦名为红衣部,或名赤铜铄部。在他的思想中,不特如上说为一心相续,而且从六识流中进一步的探究,发现心识活动的内在,还有一个为意识所依的做细心识在,他们称为识。这个识,不但为粗显心识的所依,而且亦是促成众生于生死海中流转不息的主要因素,换句话说,亦即生死轮回的主体。因这内在的做细识,从过去至现在,由现在到未来,一直都是前后不断的相续如流,正因它的从不间断,所以成为生死轮回的主体,假定没有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365947.html
  • 生死如醒睡 但念阿弥陀

    的心,时时刻刻也不退转。行不退,修行此法门也是不退转。你证得此三不退,将来一定成佛了信愿行三资粮,一路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就很容易,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。   在十方世界若众生能诚心念...第一就要信阿弥陀佛,信极乐世界,信念佛法门能生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。要有信心,不要说我未见此事,无证据,而我无法生信心。只要你信心,旁的都不要了。然后再发颐,愿意见阿弥陀佛,愿生极乐世界,愿修念佛...

    宣化上人开示

    |宣化上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0800221184.html
  • 安徽九华山莲花佛国梵音渺

      安徽九华山与五台、峨眉、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,“莲花佛国”的美誉。据说在南朝时,这座山高出云表,峰峦异状,其数九,故号“九子山”。后因李白多次游览,见其九峰如莲花,于是咏出了“妙二气...庙宇外,还有商店、学校、旅店、农舍,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,并以此为起点,游览山上的名胜。九华街上的化城寺,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,寺庙的建筑依山势布局,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。往东处,一座建在...

    佚名

    |九华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19213122248.html